基本简介
解剖学
从
解剖学上看,在
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的终末小动脉,循环丰富,血流较慢,利于细菌繁殖。细菌积聚愈多,毒力愈大,则消灭愈难,发生骨髓炎的机会也就增加。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,常积聚成团,在细小动脉内可形成栓塞,使该血管的末端阻塞,使局部组织坏死,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。临床上骨髓炎的发生常和外伤(扭伤、挫伤等)有关,局部损伤常为诱因,有利于细菌生长。
进入骨髓途径
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(占80~90%),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。肺炎双球菌,伤寒杆菌等则少见。一般进入骨骼途径有三:
1、血源性: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
骨质发生病变,即为
血源性骨髓炎。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、
中耳炎、疖、痈等。患者大多身体衰弱,营养较差,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。外伤常为一诱因,病人有时有轻度外伤史,外伤有时决定发病部位,如局部轻度挫伤后可发生
股骨或
胫骨骨髓炎。
2、外伤性:系直接感染,由
火器伤或其它外伤引起的
开放性骨折,伤口污染,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,即为外伤性骨髓炎。骨与关节手主时,无菌操作不严,也可引起
化脓性感染。
3、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引起,如
脓性指头炎,若不及时治疗,可以引起
指骨骨髓炎。
总之,
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发病情况有:①多发于
营养不良,发烧初愈的儿童;②常有病灶如疖、痈、扁桃腺炎等;③骨髓炎常起于长骨
干骺端;④男孩发病较多。
骨髓炎的发生必须具备二个条件,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同时存在。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人体是外在因素,全身或局部骨骼的抗菌力降低是内在因素。以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为例说明其发生过程。
上一篇:预防颈椎病,从改变坏习惯开始 下一篇:外伤性骨髓炎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? 猜你喜欢